使用
山东防腐层检测仪(通常指国产防腐层测厚仪,如基于磁性法或涡流法的涂层测厚仪)进行防腐层厚度测量,是一项广泛应用于
石油、化工、燃气、电力、市政、建筑等行业的管道、储罐、钢结构等金属表面防腐涂层质量检测的重要工作。
这类仪器主要用于测量金属基体(如钢铁)表面涂覆的防腐层(如环氧粉末、3PE、油漆、锌层、铝层等)的非破坏性厚度,以确保防腐层的施工质量符合国家标准(如GB/T 13912、SY/T 0413、GB/T 4956等)和工程要求。
下面将详细介绍:
一、防腐层厚度测量的基本操作流程
步骤 1:仪器准备与校准
检查仪器与探头
确认仪器(如CT-200、TIME2100等)电量充足;
检查探头(测头)是否完好、清洁,无损坏或污染。
开机
按下电源键开机,进入主测量界面。
校准(Zero & Calibration)
零位校准(Zero Calibration):
在与被测工件材质相同、且无涂层的裸金属表面(如干净的钢块或铝块)上进行零位校正;
将探头平稳贴合在该表面,按下“ZERO”或“校零”键,消除基体影响。
标准片校准(Standard Calibration,可选):
若需要更高精度,可使用厂家提供的标准厚度片(如10μm、25μm、100μm等),在裸基体上进行多点校准;
按照仪器提示,依次测量标准片,完成系数校正。
🎯 提示:校准是保证测量准确性的关键步骤,一定要在干净、平整、与被测物相同的基体表面上进行。
步骤 2:选择测量模式(F/N/FN)
F型(磁性):用于钢铁等铁基材上的非磁性涂层(如油漆、环氧、锌层);
N型(涡流):用于铝、铜、不锈钢等非铁基材上的绝缘涂层(如油漆、塑料);
FN型(自动):仪器根据基材自动判断并切换F或N模式(多数国产仪器支持)。
✅ 若为两用型仪器,通常默认为“自动模式(FN)”,也可手动切换。
步骤 3:进行实际测量
清洁被测表面
用砂纸、抹布或溶剂去除防腐层表面的灰尘、油污、锈迹、氧化皮等异物,确保探头与涂层接触良好;
表面应尽量平整、干燥、无涂层缺陷或翘起。
放置探头
将仪器的测量探头垂直、平稳地压在被测涂层表面;
保持探头与涂层充分接触,避免倾斜、晃动、悬空,这样可提高测量精度与重复性;
一般建议保持1~2秒稳定后读数。
读取数值
仪器屏幕会实时显示涂层厚度值(单位通常为 μm 或 mm);
可进行单次测量、连续测量、最大/最小值记录、数据存储等操作(视仪器功能而定)。
多次测量取平均(推荐)
为提高数据的代表性与准确性,可在同一区域或不同点位进行3~5次测量,取平均值作为最终防腐层厚度值。
步骤 4:数据记录与结果判定
记录测量数据
记录每个测量点的厚度值,包括:
测点编号、位置(如管道编号、方位角、距离地面高度等);
厚度读数(μm);
测量时间、操作人员等(如用于工程验收)。
与标准对比
根据相关标准(如以下常见标准)判定防腐层厚度是否合格:
GB/T 13912-2002《金属覆盖层 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》
SY/T 0413-2013《埋地钢质管道聚乙烯防腐层技术标准》
GB/T 4956-2003《磁性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 厚度测量 磁性法》
SY/T 0315-2013《钢质管道熔结环氧粉末外涂层技术规范》
一般要求:
3PE防腐层:普通级 ≥ 200~250μm,加强级 ≥ 275~350μm,特加强级 ≥ 400μm 以上;
环氧粉末涂层:通常为 150~300μm;
油漆类防腐层:依设计要求,通常为 100~200μm 或更高。
二、使用中的注意事项
| |
| |
| 确保仪器模式(F/N/FN)与被测基体相符,否则会导致误差甚至错误 |
| 被测面应平整、无油污、氧化、涂层破损,否则影响测量精度 |
| |
| 避免在过高或过低温度下使用(一般适用 0~40℃),部分仪器有温度补偿功能 |
| |
✅ 总结:使用山东防腐层检测仪测量防腐层厚度的主要流程
开机与仪器检查
校准(零位 + 可选标准片)
选择测量模式(F/N/FN自动)
清洁被测表面
探头垂直轻压,稳定读数
多次测量取平均值
记录数据并与标准对比判定合格性